豆瓣9.2|妇女节档期最大黑马,95% 女性观众泪崩

 

2025 年妇女节档期迎来罕见的女性题材井喷,六部中外新片同日登场。从《想飞的女孩》的青春抗争到《了不起的乔西娅》的性别伪装,银幕内外掀起了一场关于女性命运的深度对话。

还有明天海报
还有明天海报

其中,意大利电影《还有明天》以 9.2 的豆瓣高分和影史第九的意大利票房成绩,成为这场集体觉醒中最耀眼的明珠

01

这部影片是宝拉・柯特莱西自编自导自演的银幕处女座,影片采用黑白风格,将镜头对准 1946 年的意大利。

这个被战争创伤与公投变革撕裂的年代,家庭妇女迪莉娅在投票权赋予的历史节点,完成了从逆来顺受到主动抗争的蜕变。

曾以《钢琴,独奏》惊艳影坛的柯特莱西,延续了其细腻的女性视角,通过 74 个家庭场景的调度,构建起父权制下的微观压迫场域。

主演阵容中,凭借《完美陌生人》蜚声国际的瓦莱里奥・马斯坦德雷亚,将施暴者的暴戾与脆弱演绎得入木三分。

02

影片上映后连创佳绩

意大利本土票房突破 1.2 亿欧元,

平遥影展展映时现场爆发三次集体掌声。

这种现象级成功源于其三重价值维度

在文化层面,通过迪莉娅炸毁酒吧的极端行为,解构了 "女儿婚姻 = 家族救赎" 的传统叙事;

在社会层面,以 1946 年投票权事件为支点,撬动了关于同工同酬、教育平等的当代讨论;

在情感层面,95% 的女性观众表示 "看到了母亲 / 祖母的影子"。正如《视相》杂志所言:"这不是历史重现,而是现实的镜像投射。"

03

影院中此起彼伏的抽泣声,似乎也在印证着影片带给人直击人心的力量。

当迪莉娅将女儿托举过围墙的瞬间,这个充满仪式感的镜头让观众想起《摔跤吧!爸爸》的经典场景,但更具现实重量。

当酒吧爆炸时,一条"她炸毁的不是酒吧,是困住三代女性的玻璃天花板。" 的短评成功获得 23 万点赞

值得注意的是,影片通过 12 段歌舞化处理,将家暴场景转化为荒诞的黑色幽默,这种叙事策略让沉重主题获得了轻盈的表达。

04

迪莉娅的觉醒之路,实则是女性主义发展的隐喻标本。

她的每一次反抗都在重构权力关系

质疑工资差异时,是对经济平等的诉求;

阻止女儿婚姻时,是对人格独立的坚守;

最终走向投票站时,完成了从家庭私域到社会公域的跨越。

影片中她的这种表达手法,也给现实的女性带来了意识的突破:

既要像她一样在现实困境中寻找突破口,

更要意识到改变需要持续的行动力。

正如片中那句台词:

"选票不是终点,而是开始。"

05

《还有明天》这部影片的价值不仅在于讲述了一个精彩的女性故事,更在于它为全球观众提供了一个观察性别议题的多维视角。

当迪莉娅最终站在投票站时,银幕内外的女性都在见证:改变从来不是偶然的惊雷,而是无数个迪莉娅们在历史长卷上留下的闪电轨迹。

06

回看关于女性题材的电影,每一部都在为女性的平等地位争取更多的权利,当我们回看这些留下的经典影视,又将会鼓励这我们的社会继续前行。

真正的平等,永远在明天的路上。

以下是几部先关题材的电影,每一部都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未来的起点。

《隐藏人物》(2016):三位黑人女性在 NASA 的逆袭传奇,展现科技领域的性别突围。

《永不妥协》(2000):单亲母亲对抗化工巨头的真实事件,诠释平凡人的非凡勇气。

《炸掉银行经理》(2021):以戏谑手法解构金融霸权,女性觉醒的黑色幽默版。

《南汉山城》(2017):朝鲜王朝末期女性医者的抗疫故事,展现特殊历史时期的女性智慧。

《82 年生的金智英》(2019):韩国中产女性的日常困境,引发东亚社会的集体共鸣。

 

THE END